隨著文化體制改革有序推進,文化政策日趨完善,文化產業顯示出朝氣蓬勃的發展態勢。但從總體上看,我國文化產業發展尚處于起步初級階段,相關行業與發達國家相比還存在著一定的差距。隨著文化產業發展的不斷深入,體制問題、融資難、區域協調發展等深層次矛盾日益凸顯,新老問題相互疊加,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文化產業的發展。全國政協委員、九三學社內蒙古區委主委劉新樂認為,在這些矛盾中管理體制問題尤為突出,加快文化產業發展必須從強化頂層設計、理順管理體制、破除發展“瓶頸”入手。
為此,劉新樂建議:加快《文化產業促進法》立法工作,明確各級政府在推進文化產業發展中的職能職責,為文化產業發展提供法律保障。理順各地區文化產業管理體制,建立健全“黨委領導、政府主管”的文化產業管理體制,明確各級宣傳部與政府文化部門的職能職責,著重解決在文化產業管理上職能交叉、各行其是、政出多門、越位缺位的問題。妥善處理好文化產業的意識形態屬性,發揮好宣傳部門主管意識形態的職能職責,加強文化產業領域意識形態工作。妥善處理好文化產業的產業屬性,發揮好政府部門管理社會的職能職責,加強文化產業領域業務工作。在文化產業的規劃制定、政策研究、資金使用、資產管理等方面應明確由政府統籌,納入國民經濟整體發展規劃統一部署,充分發揮政府部門,如文化、新聞出版廣電、旅游、國資、發改、財政等部門在推進文化產業發展中的職能作用。理順文化產業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的關系,既要確保發揮正確的輿論導向和文化宣傳作用,又要發掘文化產業的市場潛力,實現經濟效益最大化。
“十九大提出,要堅持文化自信,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,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。發展文化產業任重道遠,我們應當正視文化產業發展中存在的矛盾和問題,遵循文化產業發展規律,破除管理體制障礙,充分發揮政府和市場機制兩個作用,激活文化產業發展動力,確保文化產業到2020年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,為加快推進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做出新的貢獻!眲⑿聵氛f。
主管單位:教育部 主辦單位:全國高等學校學生信息咨詢與就業指導中心 承辦單位:北京言字旁科技有限公司
服務熱線:131-2111-6837 客服郵箱:kf@yanzipang.com 京ICP備16047272號-3